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关于年鉴新闻中心征稿要求中医养生科技成果国际交流国医论坛出版发行历卷检索 联系我们在线交流

甘肃 董氏世家

时间: 2014-08-16 17:38:51   来源: 国医年鉴

 

世家传承

第一代:祖父董廷英, 字绍庵,(1896-1971年)晚清秀才,已故名中医,十九岁考取功名,清赐“英才匡时”匾额。少年时曾拜兰州北山一带名中医“李有诗”及榆中兴隆山“戴老道士”、“葛老道士”为师学习中医、针灸,(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二十岁悬壶济世。一九二五年在兰州西关中山路创立 “鸿远堂”。先后在兰州、皋兰等地行医50余年,精通针灸、擅长妇科、伤寒、中风等病。解放前,因其家庭富裕,行医治病不收分文,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解放后,他受皋兰县人民政府委任,担任皋兰县卫生协会副主任、皋兰县中医门诊部主任(委任状文革中烧毁)。在县政府的指示下,先后在兰州、皋兰、原太地区,水阜乡、西岔乡、漫湾等地组织开办地区卫生院,并多次举办中医讲习班、带徒弟数名。众弟子中其子董华举行医50余年,名中医,《皋兰县志》有载,其孙董万安,现行医40年,口碑极佳。

1958年为响应政府号召,组织皋兰县医疗卫生人员奔赴黑山大炼钢铁前线为炼钢一线工作人员救伤治病,不辞劳苦,昼夜无眠,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及好评。

第二代:父亲董华举,字净三(1926年—2001年),皋兰县第一、二届政协委员,皋兰县农村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农村书法家协会理事。幼读私塾,7岁入皋兰县石洞小学;1945年毕业于兰州一中,同年考入西北兽医学院,19497月大学毕业;1949年年底参加宁夏银川市中医联合诊所任中医;1953年后参加银川市中医院任中医;1957年被调往甘肃省中医院(当时因反右斗争激烈,又加之本人地主成份,未能上班);1958年前往白银市公安局新生机械厂中医门诊部从事中医工作;19623月被调往兰州大砂坪(原甘肃省劳改医院)从事中医工作,19629月因本人多次要求下放,回家后在皋兰县城行医,后经甘肃省卫生厅批准师带徒,曾在皋兰带徒2名; 1976年至1983年被县卫生局调往西岔中心卫生院从事中医工作;1983年后在皋兰县城个体行医;其行医50多年,留有很多疑难杂症病案及自已的《诊余随笔》、《中医经验方》、《针灸治验》等。198411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甘肃省老中医荣誉证书”,1986年由兰州晚报报道其个人事记。

董华举少年时跟随其父亲董廷英学习中医、针灸,全面继承了其父中医临床经验,行医50多年,精通中医、针灸, 1949年在银川工作时,有幸结识了我国名中医“时逸人”老先生(时老当时因国民党旧职人员被送往银川),受其点拨,获益甚高。

他一生为民治病,不计报酬,对生活困难者一律免费治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兰州、皋兰、白银等地行医享有盛名。他身后留有很多疑难病案例,及他的《诊余随笔》、《中医经验方》、《针灸治验》等。

第三代:董万安,字觉然,生于19521月,毕业于皋兰一中,高中文化,中医执业医师,甘肃省针灸学会会员。幼承家训,14岁在校读书时便随祖父董廷英、父亲董华举学习中医、针灸,全面继承了祖父、父亲近百年临床经验,21岁行医至今,确有专长,在针灸方面,一直沿用家传针灸疗法,“子午流注”针法、温针灸法及补泻手法,对于慢性疑难病、久治不愈之症、寒湿病、虚弱之人的治疗,其疗效优于一般针灸疗法及电针疗法,且密切配合中药、刺血、火罐等方法治疗疾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如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顽固性头痛、类风湿、小儿麻痹、骨质增生、肝、胆、脾胃、心脑血管病、颈淋巴结核、皮肤病等,本人现已记载多例病案治法,以待整理。行医40年,在皋兰县及周边,深受群众赞誉;

第四代:董世弘,生于19827月,本科学历,2007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甘肃省针灸学会会员,现就职于皋兰县西岔中心卫生院。

学术经验

董廷英行医50余年中,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经典、医术精湛。其传奇一生,百姓赞不绝口,尤其经他治疗的病人更是说的传奇如神。他治病常尊古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未病先治,预防为主。每逢春季便煎煮大锅中药让村人及孩子服用,预防流感。每逢端午之时配制雄黄药酒并用新毛笔蘸药汁给孩子们点七窍,并嘱少服,以防疫病、虫蛇叮咬及四时不正之病。如遇疫病流行,便自制 “佛赐辟温散”分发给村人及孩子们吸鼻,以辟温疫,并配制中药包放入村人及自家水缸内,以起消毒、防疫之用。

董廷英善用温补、活血化瘀之法,针灸善使“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马丹阳十二神针”与温针灸法相结合,注重“针药并行”治疗各种疾病。董廷英善治伤寒,董华举又以王清任“补阳还五”、“少腹逐瘀”、“血府逐瘀”等加减并以针灸治疗数十种疾病效果甚优,其论文《用补气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半身不遂》、《中医治疗小儿麻痹》、《中医治疗麻疹的体会》等颇有赞誉之词,董廷英行医三十余年,全面继承先祖之法,借鉴现代医学,更是灵活应用,“针药并行”治疗疾病效果甚佳。

董华举一生行医,尊父亲之法,汤药攻其内,针灸治其外,以中药密切配合针灸、刺血等法治病,常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学术思想方面,常效法王清任《医林改错》,主张活血化瘀。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儿麻痹症、类风湿、心脑血管等症,其疗效非常显著、治愈率高,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早在1953年其在宁夏中医杂志上发表运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一症得到了银川中医界之好评);他运用“少腹逐瘀汤”特别灵活多变,配以针灸治疗妇科多种疾病及不孕等症,治愈人数甚多;他尊父之法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外感内伤、肝胆等多种疾病,每每收到良好效果;他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重用麦冬、黄芪等药治疗老年肾性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一生用家传中医经验方配与针灸结合治愈病例数不胜举。在其很多医案中总能体现其严密灵活用药之法,君、臣、佐、使配方严谨,每方多以十二三味,不主张药味偏多,以失处方之效义。他常告诫后人严格掌握用药,虚人忌用破气破血之品,多用性味平和之药,少用峻下之品。针灸方面,他继承其父之法,熟知十二经络,针灸手法娴熟,补泻手法分明,对《子午流注》运用甚是精通。他常以六十六穴总灌全身,以马丹阳十二神针通其经络,对后学者严格要求,每次针灸必全神贯注,严格使用补泻手法,针数恰当,以免伤气,给病人造成痛苦。

年鉴工作站 更多>

重点推广 更多>

教育培训 更多>

Copyright@2010 www.gyn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5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412室 100027
联系电话:010-85583868 18910885139 邮箱:gynj2009@126.com
ICP备案:京ICP备2023015210号-1
技术支持:北京天地中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