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关于年鉴新闻中心征稿要求中医养生科技成果国际交流国医论坛出版发行历卷检索 联系我们在线交流

第二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圆满落幕

时间: 2018-01-02 12:57:06   来源: 国医年鉴

       12月17日,第二届中国家庭健康大会圆满落幕,为期两天的大会,以“大数据、大智能、大健康”为主题,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剖析全民健康时代国人的健康需求,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全民健康各层次的推动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会上表示,要充分依托先进技术和模式创新助力健康家庭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对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金小桃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数据的搜集存储和分析应用;二是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应用,包括破解医改难题;三是要创新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和服务。


 智能化助力健康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健康医疗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则成为当今社会满足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本次大会发布的国内首个关注家庭健康的年度报告《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线上治疗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家庭健康状况,据微医平台数据,2017年在线问诊人次持续攀升,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


        从网上挂号,到远程医疗,再到如今一键获得全面的健康医疗服务,大数据,大智能正在成为大健康最坚实的支撑。金小桃说:“借助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借助互联网,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推动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


 “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快速发展和成熟,使得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家庭健康的责任,成为“家庭健康掌门人”。


        据调查,这些“家庭健康掌门人”为家人发起线上预约挂号的平均数量是为自己挂号的1.3倍,为家人发起在线问诊的总规模是为自己问诊的5倍。有53.5%的被访者希望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对不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态进行分别记录管理,52.7%的被访者希望同步家庭成员的血压、血糖、体检等数据。


        快速增长的健康需求,也对健康医疗服务提出了挑战,正如金小桃副主任所说:“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个服务型、跨界型的专门的学科。就目前而言,人才是制约健康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培训。一方面加紧修改与健康医疗大数据有关的教材,新的教材将会很快推出,另外方面,我们也在努力推动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评估制度、机制的建设。”                     


 家庭以智能助力健康


        2016年,我国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达到60%以上。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完成。


        签约率增长迅猛,但家庭医生服务供给仍显不足,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立群说:“据统计,去年全国有21万全科医生,万人口的家庭医生数才是1.6人,距离发达国家6个人到7个人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在水平方面,如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部分都是村医在做,村医学历水平基本是中专及中专以下为主,这样他承担签约家庭医生任务有一定困难,居民信任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已经签约的家庭医生怎样及时有效地提供健康服务,同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刘立群说:“大数据或信息的支撑,对基层卫生工作尤为重要。如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包括远程医疗,都是通过信息的手段助力基层,原本在基层不能做的事,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做了。信息化还可以加强医生和居民之间的互动,做完检验后,结果很快通过手机就能传输,患者不用多跑路,也可以提高医生的效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江宇则认为,除了加强和联系、提升服务之外,信息化同样也在推动健康观念乃至医学模式转变,从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为中心,“大数据的出现,为大健康服务提供了支持”。


 传承,中医药也需创新


        随着社会对中医药重视程度提升,中医药发展走上快车道。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今年7月1日,我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为中医药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为全民健康提供服务?


        国医大师孙光荣说:“中医药有几千年的传统,我们需要理性地面对现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要迎接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如何高效利用大数据,直接影响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方法。”


        孙光荣说,运用大数据,“第一利于服务临床,提升中医的服务层级。第二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为中医药实际性的传播做支撑。第三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并以中医药经验的总结分析和传承”。


        孙光荣认为,大数据是中医药发展的需求,“几十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其实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做了很多模拟看病的计算机系统,但模拟的方法并不算完全成功。而大数据处理临床处方和用药,显然会加快这个过程”。


        中医药是传统,但传统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今天亦如是。


        孙光荣表示:“大数据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可以推动中医药科研思维的变革,发现哪些是值得发扬的。第二,把中医的宝贵的经验、方法,传播开来,通过数字技术,共享资源,大面积培养能够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基层医生。”


 慢病管理需智慧医疗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大概经过四个阶段,信息化、网络化、互联网医院,最后是智慧医疗。


        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吴建表示,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进行糖尿病病变的分级,准确率达到99%。而在另一项援救皮肤黑色素瘤对比实验中,人工智能击败了大部分职业医师。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加速,慢性病引发的健康风险越来越被人们所注意,数据显示,我国有2.9亿人患心血管疾病,1.3亿人患糖尿病。


        北京301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韩宝石说:“长期的控制、管理很不容易,医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患者自身也往往难以坚持,有时候症状稍有缓解,就停止吃药、控制,结果导致疾病加重。”


        韩宝石认为,人工智能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


        首先,医疗、保健、预防各方面的合作,让医疗资源能更好共享,实现互联,使病人在不同医院、不同护理机构,可享受到同样的医疗服务。
       其次,通过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家庭监管设备等,让患者处在疾病管理网络中。如将便携式检测设备智能化,实现心电、血压、运动当量、运动记录等同步上传,任何变化及时提醒,患者也可随时咨询。
       其三,用药提醒,用药是慢性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慢性病患者需长期用药,如有一个软件,提醒患者随时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就能做到个性化的服务。
健康是全方位的呵护


        老龄化,慢性病增加,也在考验着日常护理服务的供给能力。


        当前,我国护理服务的供给仍旧严重不足,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有超过4200万名失能老人。按照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约需养老护理员1000多万名。但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不足百万,其中经过专业训练、持证上岗的人员更少,不足总数的10%。


        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主任皮红英表示:“患病后到医院治疗、康复,出院后是不是就不需要服务呢?不是的,比如慢病,出院后不论是回家,还是到养老院,抑或是到下级医疗机构,都需要继续护理,我们称作延续护理。它是医患关系的延续,也是健康服务的一部分。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利用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等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指导。在未来,我想还能做到更多的事情,比如通过信息渠道,对下级医院、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甚至患者的亲属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指导等。”


        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说:“现代技术,已经可以让患者不必到处跑,在家里一键就能解决问题。移动终端可以把患者、家庭医生、药店、医保报销机构连接在一起,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整个治疗的过程。而且,数字技术能做到的远不止这些,它还能够通过大数据为公共卫生提供数据支持,为培训基层医生提供技术连接,还可以在专业医疗从业者和普通人之间架起桥梁,为普通人提供健康教育。大健康是全方位的,大健康时代的健康服务,也是全方位的。”   


        文并摄/迟乾(转自:中国家庭报)

年鉴工作站 更多>

重点推广 更多>

教育培训 更多>

Copyright@2010 www.gyn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一村55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412室 100027
联系电话:010-85583868 18910885139 邮箱:gynj2009@126.com
ICP备案:京ICP备2023015210号-1
技术支持:北京天地中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